讲白了,每一座城市,都是一个运营了上百年的大型开放世界MMORPG。
而我们这些生于斯长于斯的所谓居民,本质上,都是在一个无法删档重练的服务器里,被动体验着版本更新的骨灰级玩家。
你以为你在上班摸鱼,下班刷剧?不,你是在跑日常,清任务,在名为“生活”的赛博地图里,为了一点可怜的经验值和金币,把自己肝成一个零件。而那些从小走到大的街巷,那些不起眼的老房子,那些充满了故事的破墙角——它们不是砖头和水泥。
它们是你的新手村,是你的存档点,是藏着绝版装备和橙色传说任务线的隐藏地图。
而“莲花池”这种地方,就是九江这个老服务器里,一个快要被遗忘,但曾经遍地神装的史诗级副本入口。
一
很多人,尤其是那些手握图纸和资本的大手子们,聊到城市发展,总喜欢把一个词挂在嘴边:迭代。
听起来特别高级,特别互联网,充满了“为你好”的爹味儿。
但翻译成人话,很多时候就是:把你那充满BUG、代码老旧、服务器维护成本还贼高的怀旧服给我关了,所有玩家,强制迁徙到我新建的这个氪金地图来。新地图好啊,画面高清,UI酷炫,到处都是闪闪发光的NPC,走两步就给你弹个“首充6元送神装”的礼包。
至于你怀旧服里的青春、记忆、奋斗、爱情故事?
对不起,那玩意儿不能数据迁移,也不能折算成我们新版本的代币。那玩意儿,在财务报表上,一文不值。
你看那篇原文,作者用一种温情脉脉的笔触,回忆着莲花池的过去。什么圣庙巷、丁官路、济世中学,还有那些兵荒马乱的旧事。这些地名和故事,就像一个老玩家在论坛里,一字一句敲下自己当年开荒MC的回忆帖。每一个字,都对应着一个具体的坐标,一次具体的心跳。
这是他的“玩家路径依赖”。
当他说“走这个‘小巷’,冬避狂风,夏避曝晒,并避汽车喧闹”,他说的不是物理上的便捷。他说的是,这是一条他烂熟于心的“最优跑图路线”,能让他以最低的消耗,获得最大的情绪安宁。
这种路线,是氪金买不来的。是时间和情感,一脚一脚,踩出来的。
说真的,这事儿就离谱。我们总是在失去之后,才开始假惺惺地怀念。
二
所有对旧事物的拆除,本质上都是一种对玩家记忆的暴力清除。
这是一种精神上的强制删档。
文章里提到,莲花池曾经是九江的文化聚集地,有什么濂溪书院、爱莲轩、文庙。周敦颐一篇《爱莲说》,硬生生给这片土地注入了延续千年的文化基因。
这是什么?
这就是这个服务器的“世界观底层设定”,是核心Lore。所有后来的故事线、人物、任务,都是基于这个Lore展开的。住在附近的人,从小听着这些故事长大,就像游戏角色出村自带“文化+10,精神韧性+5”的隐藏BUFF。他们对自己是谁,从哪里来,有一种根植于土地的确定性。
这种确定性,非常非常重要。我是说,这事儿真的、真的很重要。
它让你在面对现代生活的狗屎与内卷时,心里有个底。你知道你的坐标系原点在哪。
然后呢?“扩建浔阳路时,才将这座庙宇彻底拆除。”
这是最骚的操作。
开发商和规划者们,就像一群拿着GM权限,但审美和逻辑只有三岁的运营。他们觉得这个“文庙”副本入口,挡住了他们修建“氪金商城”(新华书店及其住宅)的黄金位置。
于是,数据库指令一敲,delete from city where name = '文庙'。
搞定。
他们以为自己只是删掉了一堆没用的数据,一个“没人去的过气景点”。
他们根本不明白,他们删掉的,是成千上万玩家记忆里的一个锚点。从此以后,这个地方对于很多人来说,就成了一个404的错误页面。你跟你的孩子说,这里以前有个庙,特别牛逼。他只会一脸茫然地看着你,然后指着旁边的奶茶店问你,V我50买杯喝的行不行?
你看,传承就这么断了。不是败给了时间,而是败给了短视和傲慢。
(当然,这只是我个人看法,也许在搞规划的人眼里,那都是必须付出的代价。)
三
为什么我们对赛博朋克的世界观那么着迷?
因为赛博朋克精准地预言了我们正在经历的一切:技术无限进步,但人的精神世界,却被压缩在一个个冰冷的、标准化的罐头里。
改造后的莲花池,会是什么样?“定将绚丽夺目”。
我看到这几个字,背后都发凉。
“绚丽夺目”这个词,在今天的语境下,往往意味着什么?
意味着统一的仿古门头,闪烁着廉价LED灯带;意味着毫无灵魂的连锁品牌,卖着全国一个味的烤肠和臭豆腐;意味着路边杵着几个穿着所谓古装的NPC,麻木地让你扫码关注公众号;意味着原来的九曲十八弯,被拉直成一条宽阔但无趣的大道,方便汽车快速通过,也方便游客快速消费。
它会变得“好逛”,但不再“好玩”。它会变成一个标准的、可复制的、毫无惊喜的商业步行街。
一个皮肤包。
一个把所有复杂的、真实的、充满了人情味和历史褶皱的旧地图,推平之后,盖起来的“新手体验区”。它会对所有游客开放,但会对所有“老玩家”关闭心门。
因为你知道,这不是你的那个莲花池了。
就像一款你玩了十年的游戏,突然有一天,它更新了一个“次世代”版本。画面是好了,操作是流畅了,但所有你熟悉的角色都被重做了,所有你喜欢的地图都被修改了,所有那些因为BUG而产生的好玩社区文化,全都被“修复”了。
你登录上去,看着那个熟悉又陌生的世界,你心里只有一句话:
这游戏,死了。
结
所以,当我们在讨论“莲花池旧事”的时候,我们到底在讨论什么?
我们是在哀悼一个物理空间的消失吗?
不全是。
我们是在通过哀悼一个叫“莲花池”的符号,来宣泄一种更深层的情绪——我们眼睁睁地看着自己的精神家园,自己的“服务器”,被一群根本不玩这个游戏,只想着怎么从玩家口袋里掏钱的“资本”,改得面目全非。
而我们,除了在网上敲几句“爷青结”,什么都做不了。
最终,所有城市的记忆都会变成两种形态:一种是印在旅游手册上的标准答案,一种是活在少数人心里的绝版孤本。
而大多数人,将在一个绚丽夺目但极其无聊的新世界里……继续跑着他们的日常。
直到有一天,他们连自己是从哪个新手村出来的,都忘了。
这可能,才是最操蛋的结局。
我们秉持新闻专业精神,倡导健康、正面的价值观念。如有内容修正需求,请通过官方渠道提交。小编写文不易,期盼大家多留言点赞关注,小编会更加努力工作,祝大家生活一路长虹。
配资平台开户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